国产精品免费高清在线观看,精品国产午夜理论片不卡,在线播放国产一区二区三区

低碳生活 綠建未來丨綠色施工我們應該這樣做

  【發布日期:2021-08-31】 【字號: 】 【關閉此頁

一、環境保護

(一)大氣污染防治措施

1.禁止露天焚燒垃圾、落葉等能產生有毒、有害煙塵和惡臭氣體的物質。

2.禁止在生活區、辦公區附近從事散發粉塵、惡臭及有害氣體的作業。

3.施工現場配備灑水設備,由專人定期灑水清掃。

4.施工現場采取防治揚塵措施,如灑水、地面硬化、裸土覆蓋等。

5.高空垃圾清運應采用封閉式管道或垂直運輸機械完成。

(二)施工噪聲控制措施

1.施工現場設置噪聲監測點,對噪音進行實時監測,加以控制。

2.使用低噪音、低振動的設備進行施工;噪聲較大的機械設備,應盡量遠離施工辦公區、生活區和周邊住宅區。

3.施工人員需采取必要保護措施,如佩戴耳塞、耳罩等,應對難以控制且有害的機械噪聲。

4.對距噪聲源較近的施工人員,采取分時段、隔離等措施。

(三)施工廢水、固體廢棄物處理措施

1.現場道路和材料堆放場地周邊應設排水溝,雨水、污水應分流排放。

2.針對不同種類的污水,設置相應的處理辦法,如隔油池、化糞池等。若發生堵塞、滲漏、溢出等現象,須委托有資質的單位清運。

3.建筑垃圾應分類收集、集中堆放。有毒有害的廢棄物要封閉回收,不能混放,必須交有資質的單位處理,不得作為建筑垃圾外運,避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。

二、 資源、能源節約  

(一)材料資源的利用與節約

1.編制材料使用計劃,合理使用材料,留存材料消耗原始記錄,對主材消耗情況進行分析。

2.項目要推廣使用承插式、碗扣式、盤扣式等管件合一的腳手架和支撐體系,支撐體系必須經過計算優化,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減少支撐材料使用。

3.通過管理及技術手段,盡量提高模板、腳手架使用體系的周轉率。

4.材料運輸方法要科學合理,材料運輸工具要適宜,裝卸方法需得當,防止損壞和遺灑,并根據現場平面布置情況就近卸載,避免和減少二次搬運,降低運輸損耗率。

5.建筑余料應合理使用,制定余廢料回收利用制度。

6.臨建設施應充分利用既有建筑物、市政設施和周邊道路,現場圍擋應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圍墻,減少臨建的資源能源使用。

(二)節約用水與水資源利用

1.生活用水與工程用水應分別計量,用水集中的沖洗點、集中攪拌點等,要定量控制。

2.采取有效措施減少管網和用水器具的漏損,定期派專人檢查管路“跑、冒、滴、漏”現象。

3.施工現場辦公區、生活區的用水應采用節水器具,配置率應達到100%。

4.優先使用節水的施工工藝,如混凝土養護、管道通水打壓、防滲漏閉水及噴淋養護等。混凝土及砂漿盡量避免現場拌制,優先采用商品混凝土和預拌砂漿。

5.鼓勵雨水、再生水等非傳統水源利用,施工現場應對雨水、地下降水、設備沖刷用水等進行收集,用于路面沖洗、現場降塵、綠化灌溉及現場機具、設備、車輛的沖洗,并設立循環用水裝置。

(三)節能措施

1.不得使用國家、行業、地方政府明令淘汰的施工設備、機具和產品;不得使用能耗超標、技術落后的設備和生產工藝。

2.現場臨電設備、中小型機具、照明燈具應采用節能型產品。

3.合理配置采暖、空調、風扇數量,規定使用時間,實行分段分時使用,節約用電。

4.在施工組織規劃中,合理安排施工順序、工作面,相鄰作業區要充分利用共有的機具資源,以減少作業區域的機具數量,提高各種機械的使用率和滿載率,降低各種設備的單位耗能。

5.利用場地自然條件,合理設計生產、生活及辦公臨時設施的體形、朝向、間距和窗墻面積比,使其獲得良好的日照、通風和采光。

(四)節地措施

1.結合建筑場地永久綠化,提高場內綠化面積,保護土地,防止水土流失。

2.有條件的項目,應進行鋼筋加工配送化,構件制作工廠化,以減少施工過程中的臨時用地。

3.施工現場臨時道路布置應與原有永久道路兼顧考慮,并應充分利用擬建道路為施工服務。

4.根據施工規模及現場條件等因素合理確定臨時設施,明確臨時加工廠、現場作業棚及材料堆場、辦公生活設施等的占地指標。場區平面布置合理、緊湊,在滿足環境、職業健康與安全及文明施工要求的前提下盡可能減少廢棄地和死角。

三、辦公室節能減排

(一)節約用紙

全面推行無紙化辦公,必要打印文件時采取雙面打印,對于已使用過一面,而且沒有存檔價值的非機密文件可作草稿紙使用。

(二)節約用電

下班時必須關閉用電辦公設備及照明設備、空調的電源,夏天開空調時注意關好門窗。